医院应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 | 国家卫健委表彰案例

作者: 德江 来源: new healthcare 2020-12-03 13:43:50

近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广医二院)的“基于物联网的急诊绿色通道建设”互联网+医健服务典型案例被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广医二院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有效实现了对急诊各环节的流程监控,在此基础上对各环节时间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急诊救治的效率。日前,针对案例建设,健康界采访了广医二院信息科科长陆慧菁。


 “五年前,我就在思考如何自动采集整个急诊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点,而不是事后要人去手工补录。”陆慧菁告诉健康界,期间曾尝试过多种其他方案,但由于急诊场景的特殊性,效果并不显著。直到三年前,广医二院全院部署了物联网,情况大有改观。


广医二院急诊入院启动绿色通道监控流程 图片来源:广医二院


  从手动补录到自动采集


2016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制定了《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健全监测网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其中,要求建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机制,逐步实现脑卒中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的动态监管。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标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脑卒中防治信息分析与利用。


同时,国家卒中中心对于急诊绿色通道的各个救治环节的耗时,包括救治操作时间和检验检查时间都有严格的管控。


卒中、胸痛是常见的急诊疾病。尤其是卒中,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因而对医院救治流程及效率有更高要求。从院前急救、到院初步诊断、治疗前检查、溶栓治疗到介入治疗开始,这是卒中的基本救治流程,为了做好质控,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时间点进行记录和监测。


而急诊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手写急救记录耗时,耽误救治时间;微信作为急救沟通工具具有局限性;事后质控,救治时间无法实时管控;数据上报和统计分析困难,不便追溯。


大约5年前,陆慧菁开始思考改善急诊的救治流程。一开始,借鉴国外医院做法,让医生在平板上输入各个环节的时间点,改变纸质录入问题,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好。原因一是国外往往由医生口述,文员辅助录入,国内医生没有这个配置;二是医生的精力聚焦在抢救过程,常常忘记使用平板,最后依旧需要手工补录。


“我们当时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不需要医生去录入时间点,而是到某个环节后,可以自动记录下时间点。”陆慧菁告诉健康界,三年前医院部署了物联网做院内导航,但导航仅是初级应用。围绕着临床的痛点,他们也在探索可以进一步挖掘物联网技术的场景,“物联网主要提供定位和数据检测采集的功能,所以我们想用物联网自动采集急诊环节的时间点。”


  基于物联网的全轨迹追踪


广医二院的“急诊绿色通道物联网应用”是如何运行的?医院急诊卒中中心,对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进行管理,整个救治过程无感记录患者的救治时间节点、实时位置、实时救治环节,汇总数据形成报表,从而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


急诊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组网概图 图片来源:广医二院


据陆慧菁介绍,首先在每个关键环节建立电子围栏,当患者进入急诊救治区域时,医务人员会为其分配胸卡,胸卡中含有芯片和电池,当佩戴胸卡的患者进出某个电子围栏后,基于物联网通信,胸卡会自动记录进出时间点等数据。


“要做电子围栏,还能追溯患者轨迹,需要在全院部署物联网,必须每8米放置一个iBeacon定位信标,和做院内导航是一个道理。”


患者获得胸卡离开前台,进入救治区域,经过救治环节、结束环节,开始补填患者基本信息,补填救治时间表,患者的胸卡会被转为空闲卡进行回收。质控部门会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将数据上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数据平台。


 “因为胸卡中有芯片,可以定位,我们就知道患者在医院的实时位置,以及在某个环节停留了多长时间。我们实现了全轨迹追踪,患者在医院内的行进路线,包括坐了哪部电梯等,都能够在系统中查看。”陆慧菁表示,只有采集了全流程数据,知道患者在每个点的停留时长,才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改进急诊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到达手术台前的时间。比如,原来规划的路线是从A到B再到C,经过分析后发现,让患者从A先到C再到B,路径更短。 


假如护工计划要推急诊病人去做心电图,中途接了一个电话,耽误了一小段时间,然后才推病人过去。系统就能够发现这段“异常数据”,“因为每个流程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早已算出来,不是正常时间系统会自动警示,要求质控科分析。”


在采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医院就可以对急诊环节进行质控。


一是事后质控。一旦发现“异常数据”,例如某个环节的流程超时,质控科就会介入,查看轨迹回放,找出异常环节。然后调取相应位置的摄像头取证,找出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提升。如果没有轨迹追踪,质控科可能要从头到尾翻一遍监控视频来查找问题。


二是实时质控。在救治环节中提醒医务人员剩余时间,如果超时会实时告警提示,并通知质控管理,提前判断分析风险,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建设思路:自上而下


2017年,广医二院开始建设物联网应用,2018年开始正式使用。除了急诊场景外,医院还在医用织物、院内导航、智慧看护、资产管理等场景应用物联网技术。


在陆慧菁看来,“物联网应用”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解决定位和数据监测问题。


广医二院的物联网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首先以应用为导向,只有真的用得上,我才用这个技术,而不是为了技术推广,就要加到应用中去。正因为以应用为导向,从下往上建,还是从上往下建,我觉得都没问题。 


其次看预算。陆慧菁表示,如果医疗机构预算充足,可以从上往下铺设全院的物联网。如果预算不够,则可以从下往上建,逐步打通。


附:6项主要做法


(一)采用零布线高效部署模式

基于蓝牙定位+LoRa传输的物联网技术实现零布线部署,无需装修线路改造,极大缩短实施期,并且可应用于以后院内新的物联网。对急诊绿色通道涉及的区域进行物联网网络部署,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快速、高效、高质量。


(二)实现时间管理表信息化和数据自动化、简化采集

卒中时间管理表需要记录的数据及数据来源非常多,传统做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工记录时间点和医疗信息。采用数据自动化采集,有效提升时间记录的效率,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救治卒中患者上。数据自动化和简化采集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定位无感自动化采集

急诊绿色通道通过蓝牙定位网络,使用电子围栏的方式对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进行管理。患者被送至分诊台时,医护人员只需为其戴上定位卡,则可无感采集记录整个救治过程的时间节点,在地图上显示患者实时位置,平台上显示实时救治环节,让救治人员皆可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系统亦可手动记录检查检验的时间,汇总数据形成报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加快处理危急患者的速度。

 2.通过集成医院信息化系统实现自动化采集

在卒中救治过程中需要进行脑部CT等检查,检查和检验信息记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通过应用集成的方式,急诊绿色通道卒中中心物联网应用可自动化获取信息,无需医护人员手工查询和记录。

3.通过集成医院医疗设备自动化采集

在卒中救治过程中,使用医疗设备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体征进行监测。物联网应用通过集成医疗设备自动读取患者的体征数据和采集时间,无需医护人员手工记录。

4.通过移动PDA或自定义物联网按键终端简化采集

在卒中救治过程中,存在部分救治及检查方式及用药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管理,无法通过定位采集或设备自动采集,可通过放置PAD移动终端并设定好急救的环节,通过执行的医护人员操作PDA或事先定义好的物联网终端按键,直接选择预先定义好的按钮/按键自动上传相应信息,简化卒中时间管理表信息的采集。

5.通过移动PAD签署知情同意书

卒中患者送入抢救室溶栓时,需要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带指纹识别或身份证识别的移动PAD来签署患者/家属名字,同时通过指纹或身份证识别确认患者/家属,保存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三)为急诊电子病历数据源提供采集的卒中救治数据信息,减少医护人员数据的重复录入

卒中救治过程中记录的医疗信息为急诊电子病历提供救治数据,无需医护人员手工再次重复录入,减少了医护人员重复录入的工作量。


 (四)流程运行效率的优化

实现无感采集时间点,患者和医护人员只需配合救治,所有关于时间的纸质记录都由定位卡替代完成,自动生成所需数据报表。救治结束后,定位卡自动释放,进入下一个患者救治循环。


 (五)救治环节可视化和沟通协作

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环节和时间信息、多参数生命体征、心电、快速医学检测结果、评分等实时可视化,方便医院急救医护人员能够进行便捷的沟通协作,快速查阅和使用卒中急救过程中产生的急救救治相关信息。医护人员可实时掌握卒中患者的救治进展和当前环节,同时可提前做好相应环节的时间窗口准备,为患者在黄金救治时间内争取更快的救治和检查。


 (六)数据快速上报

卒中救治过程中的时间管理表,可实现在线一键上报和Excel表格导出上报两种方式,便于每个月医院的卒中急救数据上报到国家卒中中心数据平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大健康派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scarlet.s@djkpai.com)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