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凌至培:5G远程手术不会成为主流,应用主要在于辅助

7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至培受邀出席了2019中国(郑州)5G智慧医疗健康发展大会,在会上做了题为《5G医疗——应用领域初探》的演讲,并接受了大健康派的独家专访。

作者: 曹文佳 来源: 大健康派 2019-07-31 13:11:35

7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至培受邀出席了2019中国(郑州)5G智慧医疗健康发展大会,在会上做了题为《5G医疗——应用领域初探》的演讲,并接受了大健康派的独家专访。


凌至培,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功能神经外科35年。

1996-1997年留学法国,1998年8月在国内率先开展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治疗。

2011年2月在国内开展第一例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癫痫定位。

2014年在世界上首先应用远程技术进行脑起搏器的程控治疗。

2015年4月在国内最先开展老年痴呆的脑起搏器微创外科治疗的研究。

2019年3月16日开展了全球首例基于5G通讯的脑起搏器远程手术。

2019年7月16日首次开展基于5G环境下高清视音频实时交互的远程门诊(三亚海南医院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对于5G技术推进以来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5G远程手术成功案例,凌至培主任认为,这项工作目前仍然处在探索阶段。5G究竟能如何应用,其实还不是完全清晰。虽然大会上发布的《5G智慧医疗健康白皮书 (2019年)》里面列举了很多应用场景,但究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情况会如何,还有待继续尝试。当前各个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之前解放军总医院开展的基于5G通讯的脑起搏器远程手术,以及最近报道的5G骨科手术、5G乳腺手术、尝试用VR进行远程指导的普外科的手术,以及尝试使用手术机器人的情况等等。但总体来讲,应用场景方面仍在探索。


凌至培主任提到,关于5G远程手术,有两点要正确理解


第一,远程手术并不是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所有操作都要异地的医生来完成,而是异地医生通过远程5G网络来完成最关键的部分,当地的医生仍然要负责手术的基础部分。有一些当地的医生缺乏经验,需要上级医院的医生协助,远程手术的意义就在这里。


第二,目前5G大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能够达到远程手术的要求。凌至培主任表示,3月份的脑起搏器手术也不是凭空就做出来的,其实临床上早就有这方面的需求,远程手术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实践中。地方医院经常会请上级医院的医生去帮忙,一些当地的医生经验较少,而病人又希望能在当地做手术,这种情况下,三甲医院的医生有时间有精力的就会尽量到当地去帮忙。但这种情况一多,就无法实现了,所以远程手术是一个解决办法。


凌至培主任介绍,当时还是在4G环境,脑起搏器手术即使在术中网络有卡顿,我们可以暂时停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才敢远程手术的尝试。通过实践认为远程手术是可行的。完全的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则会面临更高要求,因为在手术中必须对实时的情况做出即时反应和操控,网络的时延非常容易造成危险。


所以在凌至培看来,远程手术的直接操控还有很大风险。他认为,如果做一些特例的演示手术还是可以进行的,可以逐步积累经验,但不能通过远程处理任何情况,也没有必要大部分的手术都通过远程来实施,这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很大压力。但远程手术支持与指导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提供远程的辅助,对于下级医院医生经验不足、认识不够的地方进行远程指导以及一些资源支持,这是远程手术的主要场景和任务


直接操控远程操控机器人来做手术,就需要包括机械手、机械臂、网络等等在内的整个系统都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所以手术机器人短期内不可能代替医护人员,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谈到实施远程手术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凌至培主任表示,在实施手术之前,都会给患者观看之前手术的案例,让他们了解整个手术过程,患者也会理解和接受。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涉及到远程手术的规范,比如责任认定、收费标准等方面,都还需要各部门一起探索。


凌至培 5G 远程手术 解放军总医院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