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健创新100+】从MedAI到“生命科学一体化”布局,百奥知如何用技术赋能医药行业?

大健康派采访了百奥知MedAI事业部副总裁姜学卿,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百奥知创业12年的成长轨迹,分享了关于医药市场的观点,关于生命科学一体化云平台的效果,以及百奥知如何踏上新风口,利用AI技术为医药行业赋能。

作者: 曹文佳 来源: 大健康派 2019-11-22 10:23: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工智能与医药行业的结合也在快速成长。在医药行业的研究中,往往存在投入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等困境,技术则带来的许多新的思路。从研究环节,到成果的商业化推进,人工智能正在结合大数据,在提高行业效率中担任各种各样的角色。


得益于12年的积累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敏锐,百奥知紧跟行业需求,从服务于研究者,到为企业降本增效,着眼全产业链,正在成为一个极具成长性的赋能者。


百奥知成立于2007年,前期致力于EDC数据收集及管理业务,2018年成立MedAI事业部,利用人工智能为医药研究赋能。

当前百奥知团队规模达170人,既包括软件团队,也包括人工智能开发团队,以及专业的医学团队。据百奥知MedAI事业部负责人,公司副总裁姜学卿介绍,MedAI事业部成立以来正在重点布局自己的专利技术,人工智能业务领域在申请的专利已有5项,3项专利已经获批。

2018年7月,百奥知获得了银河吉星领投,和悦资本跟投的4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如今新一轮融资已经启动,百奥知将继续扩大业务覆盖,优化产品线,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


近日,大健康派采访了百奥知MedAI事业部副总裁姜学卿,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百奥知创业12年的成长轨迹,分享了关于医药市场的观点,关于生命科学一体化云平台的效果,以及百奥知如何踏上新风口,利用AI技术为医药行业赋能。


微信图片_20191121102253.jpg

百奥知MedAI事业部副总裁姜学卿


姜学卿,首都医科大学外科专业硕士,拥有超过10年+医疗行业专业工作经验,曾在西安杨森、萌蒂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担任医学经理,疾病领域负责人,目前负责百奥知MedAI事业部的全面运营。


以下是访谈实录:

 

大健康派:百奥知从2007年成立,到今年已经有12年了。这十多年间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百奥知又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做了哪些改变?


姜学卿:公司2007年成立,主要是做临床研究数据收集管理系统(EDC),主要服务于药物上市前临床研究、数据收集管理这方面的业务,后来开始做业务拓展,做一些过程管理,随机化,文档管理、安全数据管理等。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趋势热点的出现,我们也考虑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布局。所以在2018年成立MedAI事业部,这个事业部的主要业务范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数据挖掘,开发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工具,同时结合EDC等软件,提升数据收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已达到我们通过信息化+AI赋能医药研究的目标。


大健康派:百奥知在团队配置上有什么样的优势?


姜学卿:整体来看,百奥知公司目前有软件事业部、MedAI事业部和商务部三大业务部门。软件事业部,从软件的开发到数据的管理,再到一些新的业务,比如药物安全警戒(PV)等,加起来大概有120人的规模。


MedAI事业部是新部门,我们有专门的人工智能团队,及配合人工智能开发的软件团队。此外,我们还配备了专业的产品及医学团队,有近30人的规模。


所以,百奥知现在整体上是一个多元化的团队,目的也是为了去覆盖整个医药研发及上市后推广,覆盖药物全生命周期。从单纯的软件开发,工具平台提供,增加医学策略咨询。产品包括eClinical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及MedAI智能化应用平台,提供学术网络、产品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智能化工具。


大健康派:我们在百奥知的官网看到,MedAI下面还包括eStudy和eMAF两个解决方案,这些业务具体是什么,能够服务到哪些环节?


姜学卿:关于MedAI,我们想要构建的是一个人工智能的互联网科研平台。


我们有两个着眼点,第一个是服务于研究者。


研究者在日常临床研究行为中会涉及到选题、方案设计、数据收集管理、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需求。我们针对临床研究者专门研发了一套eStudy的解决方案,里面就包括公共数据的挖掘,帮助研究者做一些研究主题的挖掘和分析,辅助选题。另外我们也做了一些临床试验数据库的集成,可以辅助他做一些方案的设计。数据收集方面,我们有eClinical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包括Web端和移动端。移动端可以拍照,实现数据的上传。


另外,MedAI重点开发了一个智能数据分析模块。现在很多研究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对于统计方法的选择其实是有障碍的,有条件的研究者会选择寻找专业的统计师合作。智能分析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智能分析,可以让不具备统计基础的研究者,也能够按照模块化流程去完成统计分析。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创新型的模块开发,通过梳理经典文献中的分析方法和流程,生成一个自动化的“一键分析”模块,并且整理出文章中的示例数据供研究者参考,研究者只要按照这个示例去整理自己的数据,上传数据,一键分析就可以拿到分析报告,从而避免研究者对于统计方法选择错误的发生,帮他发出更高质量的文章。


另一方面我们也服务企业用户。


我们针对医药企业,定制化开发一些产品的知识图谱,也就是基于公共数据,构建产品的知识网络。里面有文献数据,也有临床试验数据,基于这个知识图谱可以做药物的知识管理,通过数据挖掘找到产品的优势主题。


同样,我们基于这些数据构建了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网络。在这个学术网络当中,可以找到某一个疾病领域中活跃的研究者,这些研究者发表了哪些文章,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他关注的主题都有哪些等等,把这些研究者画像。对于企业来说,研究者画像可以精准地定位这位研究者在哪个维度,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精准的传递产品的优势主题,如此可以达到精准学术营销的目的。


这就是MedAI目前在做的两件事,一个是针对研究者的eStudy,一个是针对企业用户的eMAF解决方案。


大健康派:平台落地的情况如何?


姜学卿:我们现在已经和两个垂直疾病领域展开了密切的合作,第一个就是中国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研究组(CHESS),这个组织中有许多肝病领域的专家,帮他们搭建了一个CHESS科研协作联盟,提供数据管理及智能化数据分析。目前CHESS组织中约有1500名来自全国的肝病专家。


另外一个是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合作。这个组织覆盖更广泛,覆盖了各个疾病领域,包含不同疾病领域的专家。同样也是基于构建的科研协作网络,拓展会员,帮助他们完成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具体说来,一些领袖级的研究者可以在这个协作网络中发起项目,网络中的研究者可以参与项目,形成科研协作。


大健康派:百奥知的介绍中提到“生命科学一体化云平台”、“临床研究流程的全产业链”,如何理解“一体化”、“全产业链”?除了刚刚介绍的重点科研环节之外,如何切入到成果的商业化环节?


姜学卿:临床研究一体化主要是服务于药物的注册临床研究环节,包括EDC,过程管理,文档管理,药物安全管理。这个平台服务于从I期到IV期临床药物研发过程,通过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本身已经是成熟的商业化项目。刚才提到的MedAI平台的合作中,涉及到具体的研究项目,每一个研究项目也是一个具体的商业项目,这些项目中的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药物方面的研究。


大健康派:这些系统和平台在研发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比较困难的环节?


姜学卿:从整个注册临床研究来讲,百奥知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有十多年了,是非常成熟的平台。现在会有一些困难在于,很多真实世界研究项目的出现,会收集一些相对比较难处理的数据,以及拿到原始数据之后的清洗,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对于所有在做数据处理相关业务的公司都是一个难点,数据清洗的过程是很考验技术水平的。这个方面可以通过一些人工智能手段,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在数据清洗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优化结果、提高识别准确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成本。


大健康派:MedAI业务2018年刚起步,目前在公司整体业务板块中是占有多大比重?


姜学卿:百奥知目前的业务构成,大部分还是软件业务。MedAI在过去一年中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台研发,可喜的是,现在已经开始做一些商业转化,企业、研究者这两条线都已经在陆续开展项目合作。尤其是企业合作方面,我们在积极推进产品知识图谱、学术网络和文献案例分析库,帮助企业做知识管理,做KOL的管理,以及创新的RWS实施模式,最近都陆续有订单。应该说MedAI的市场刚刚开始,市场体验过程中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大健康派:关于下一步的规划,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姜学卿:在2020年我们想实现MedAI的业绩突破,平台开发完成后,我们希望在医药企业,包括外资和本土的医药企业中做到全面覆盖,企业的医学、市场、和销售部门都能用上我们的智能化产品。现在医药企业很注重学术推广,尤其是4+7新政策后,他们对学术营销的投入也会逐渐加大,我们希望结合这个契机,更多的从知识及证据管理的角度切入,帮助企业去解决问题,同时达成我们的商业目标。


大健康派:现在国家围绕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降价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些企业会为了应对仿制药价格下降的趋势,去做创新药的研发。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由于我们国家现有的医保支付体系,创新药未来也不会占据太大的比重。不仅是2020年,或者未来18个月,再往远一点,您如何看待创新药市场的发展?


姜学卿:创新药研发是医药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的一个目标,尤其是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不论是一致性评价,还是4+7新政来讲,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的企业在创新药领域发力,在这块的投入也会增加。


大健康派:但是现在创新药还不能带来可观的利润。


姜学卿:这是需要时间的,关于创新药的研发,我们也在做一些战略布局。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模型的构建,帮助企业做一些药物靶点发现的工作。目前在这方面,大部分本土医药企业的数据积累是不充分的,我们只能通过公共数据的挖掘,去帮助他们发现一些可能更好的药物作用靶点,帮助企业去做一些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MedAI 百奥知 人工智能+医药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