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健创新100+】AR助力疫情防控,亮亮视野如何释放技术能力?

第一个10年已经让技术形成产品并走向市场,第二个10年则是从“工具”到“标配的工具”的过程。

作者: 曹文佳 来源: 大健康派 2020-02-17 15:29:10

从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1月22日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二级应急响应,1月23日上午10点起武汉“封城”,全国上下将目光聚焦于疫情已经近一个月的时间,各行各业奋力支援武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技术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健康派此前梳理了5G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化等相关报道,在科技抗“疫”的前线,还不能忽略的是AR的身影。


以下拍摄画面来自山东菏泽巨野县人民医院,不是来自记者手中的摄像机,而是来自医护人员的AR眼镜。

 

1581924020(1).png

 

大年初二,武汉市中心医院收到一批10套AR眼镜,医护人员将其用于隔离病房查房,实时连线后台,实现远程诊疗。这批AR眼镜和远程医疗平台来自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此外,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盘锦人民医院、沈阳六院、通辽市传染病医院等全国各地多家医院也先后收到了亮亮视野捐赠的AR眼镜及远程医疗系统。



1 抗“疫”一线的AR技术



亮亮视野是一家AR科技企业,CEO吴斐向大健康派介绍,公司成立6年来,通过智能眼镜硬件加后台的指挥系统的软件平台,服务于各地公安安防,也服务于工业、医疗等企业。


微信图片_20200217105341.png

亮亮视野CEO吴斐


在疫情之前,亮亮视野就早已在医疗领域积累了许多经验。此前亮亮视野对医疗领域的布局集中在急救场景,深入医院,为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配备AR眼镜设备和远程医疗系统,各科室的医生在院内通过实时的第一视角影像进行判断和指挥,指导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置。吴斐说,产品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活跃的数据给了他们信心,他们认为这样的工具可以为医院所接受。


微信截图_20200217152605.png


疫情爆发后,除了每天增长的确诊人数外,最令人头疼的消息是前方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紧缺。一方面各省市各企业争先恐后捐赠物资,随后又爆发“援汉物资风波”,另一方面,亮亮视野想到了自己的办法。大年初一晚上,亮亮视野的团队在群里积极讨论如何用现有的技术为疫情一线服务,短短一天时间,他们就将第一批AR眼镜和远程医疗系统送达了前线医生的手中,团队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参与了这项工作,强劲的执行力为抗疫一线提供了一份有力的支持。


经过多年打磨,亮亮视野现有GLXSS ME、GLXSS SE和LEION三款AR眼镜产品。其中GLXSS SE是此次捐赠的主体,可以做到绝对防水、防尘、防摔,方便消毒,能够适用于此次疫情的隔离病房环境。兼容4G、5G、WIFI多种网络,提供语音识别,透过公有云方案连接后台的专家,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指导。此外,离线记录功能也方便后期对病例进行历史回溯和研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还可以高效利用资源,让最少的人进入重症病房,让更多的人在外面把问题解决。



2 疫情过后,AR在医疗领域还能做什么?



2019年5G开始商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到医疗影像、药物研发等多个环节,相比之下AR对产业的赋能,当前的侧重点更多在于工业场景。吴斐向大健康派记者表示,医疗领域与公安、教育等行业有类似的地方,就是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样就对产品的标准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产品不需要太多的定制。


提到技术的应用,吴斐认为,不应该从技术本身来思考,技术只是提供了可行性,此次疫情中又再次凸显出分级诊疗的作用。疫情之下,基层的诊疗缺乏一套标准化的方式解决患者的问题,如何保障患者可以在家、在社区医院、在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得到标准化的治疗,这就是就远程医疗的第一步。再回归到技术层面,大家都在探索什么样的技术适合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是远程视频服务,第二就是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把作业标准化。


吴斐告诉我们,未来AR将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一些关键流程上的核验。他举了一个例子,目前亮亮视野也在与一些医疗信息化企业展开合作,例如让护士打针的时候戴上AR眼镜通过扫脸获取患者信息,从而进行核验,保证用药准确。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秉持精准对接“技术”与“需求”的做法,是亮亮视野成功走向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吴斐看来,科技企业不论大小,都一定要配合国家的发展方向,此次疫情过后,一些技术手段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习惯将不会再回退了,经过验证的工具将会不断成熟,分级诊疗市场也将继续发展,亮亮视野将通过技术服务于未来的大趋势。



3  AR的下一个10年,从“工具”到“标配的工具”



对于近几年被“风口”、“泡沫”、“希望”、“寒冬”等词汇包围的新技术领域来讲,大部分创业公司走得并不容易。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亮亮视野经历了AR的风口,度过了资本寒冬,经受住大浪淘沙,于2018年6月获得了建银国际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当大健康派记者问到亮亮视野是凭借什么走到现在的,吴斐给出这样的答案:



像我们这一类公司核心的底层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技术公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由于对技术的热情,在技术本身投入过多思考和延伸,而忽略市场,忽略需求。我们在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对于技术有着非常不切实际的热情和希望,但很快这个泡沫就过去了。之后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产品和技术,而是下沉到底层。比如我们当时觉得手术是AR可以辅导的,很多同事就在手术室投入了平均几百个小时,从而我们发现了一些细节问题,其中也包括客户的需求。


慢慢的我们继续思考,AR的落地首先应该是解决方案,看有哪些技术还不能很快落地,哪些技术虽然简单但是可以马上给客户带来价值,之后我们一直在将“技术”和“需求”相结合。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关卡,就是一味逢迎市场需求也是容易出错的,比如客户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客户经常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但是做出来之后未必是他们想要的,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慢慢可以梳理到“要求”背后真正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技术,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坚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驱动双轮结合的方式。



亮亮视野成立6年,创始人兼CEO吴斐实则已经在AR领域奋斗10年之久,在他看来,10年前对于AR方向的预判也在一步步实现,第一个10年已经让技术形成产品并走向市场,第二个10年则是从“工具”到“标配的工具”的过程。

 

如今,亮亮视野在新加坡、巴西、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都已有工业方面的布局,拓展了全球五六十个国家的合作伙伴,而AR行业的技术和应用也处在不断向上攀升的阶段。凭借由前中后台结构组成的市场、管理和技术团队密切配合、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商业落地,亮亮视野已逐步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虽然在AR领域备受关注,但吴斐仍然表现出一种审慎。他强调,在医疗领域仍然要找准定位,亮亮视野提供的是一套协助医生诊疗的工具,主要在作业辅助方面,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远程指导。这个环节说起来似乎简单,但背后却涉及到大量复杂的工作,例如急救场景,包括医生的呼叫、信息整理、以及后期形成的知识库和存档等,产品仍需要做得更加完善,亮亮视野也在与一些大的企业合作开拓联合产品,专门针对未来的远程医疗管理。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亮亮科技也将继续用AR为此次抗击疫情工作带来更多有效的方案和资源。



AR 疫情防控 亮亮视野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