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疗”三年行动:新建三级医院13家,总数超55家!

截止2019年末,西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017个,床位8063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7.90张,在全国42个大中城市,医疗实力排名第六。医院共365个,卫生技术人员12.6万。其中,三级医院42个、床位数42172张,排名全国第五;百强医院数量5个,位列全国第五。

作者: 长安范儿 来源: 长安范儿 2020-10-27 11:55:27

医疗保障是民生中的民生,医疗水平体现城市发展水平。


截止2019年末,西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017个,床位8063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7.90张,在全国42个大中城市,医疗实力排名第六。医院共365个,卫生技术人员12.6万。其中,三级医院42个、床位数42172张,排名全国第五;百强医院数量5个,位列全国第五。


全国城市三级医院、执医人数及病床数量排名

1.png


如果单项细分,西安执业医生仅2.79万人,排名第15;医疗机构病床数80634张排名第8。


目前,西安42个三级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27个,二级医院104个,一级医院98个,未定级医院121个。


西安现有三级医院分布

2.png

制图:城记智库


对于辐射西北的千万人口级国家中心城市来说,西安现有的医疗水平与实际需求仍然不匹配,与北上广的差距也很明显。

未来三年,新建三级医院13家,总数达到55家



8月24日,西安召开全市卫生健康大会,同时发布了《全面建设健康西安 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意见》和《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是继补齐教育短板之后,针对医疗短板的又一民生领域大招。


《意见》从医疗资源配置、疾控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大健康产业发展、智慧医疗应用、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27项具体政策措施。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领先、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高质量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3个方面12项具体工作,计划到2022年,全市新建三级医院13家,三级医院总数达到55家,新增三级医院床位1.3万张以上,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10个以上,建成12个专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6个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9个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区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医学高端人才、医学科技创新、居民健康等重要指标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处于第一方阵。



“123”行动目标:



“1”,即新增床位一万余张,实施13个医院项目建设行动,增加优质卫生资源供给;


“2”,即提升两项能力,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两项能力显著提升;


“3”,即健全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全面达标。



增加优质卫生资源供给 打造医疗服务产业集聚区



推进落实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等13个医院建设项目。到2022年,落实医疗卫生用地1760.303亩、建设医疗卫生用房242.225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卫生床位13375张。


实施国际一流医院引进计划,支持社会资本与国际知名医疗品牌合作,举办国际化特色医疗机构。支持发展高水平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等第三方机构。


统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以高质量、高水平、特色化为方向,以优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为重点,建设若干高质量医疗服务产业集聚区。


到2022年,全市三级医院达到55所,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8.1、4.3、5.7以上,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13个新建医院项目分布】:


6.png


新建“综合医院”


①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陕西省西咸新区人民医院):位于秦汉新城,东临泾渭大道、南邻旅游路汉惠帝刘盈安陵、西靠公园、北临天汉大道。医院发展定位为“大综合-强专科”,依托老年保健中心、急救创伤中心、妇幼生殖中心三个医疗中心为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承担辖区急救、医疗、疫情处置、教科研、康养等社会职能。一期规模为1000张床位,二期床位达到1800张,年门诊量超过50万人次,年住院量超过3万人次。预计2021年底建成,计划在2022年“五一”开业。    


② 西安市第一医院迁建项目



西安市第一医院迁建项目:位于高新区兴隆街道,堰渡大道以西、南横线以北、242乡道以东、318县道以南区域,净用地面积约264亩,规划床位1500张,日均门诊量预计6000余人次。项目按照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目标设计,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我市南部区域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该项目由高新区筹资代建,建成后市第一医院入驻使用。   


③ 西安市第三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



西安市第三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位于市第三医院住院部南侧,新增建设用地25.757亩,新建1幢11.54万平方米的住院楼,增加床位1000张、停车位1120个,为现有重点优势学科包括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骨科、泌尿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增加床位900张,新增风湿免疫科、烧伤整形科等科室建设床位数100张,及行政办公区、肿瘤中心、科研教学中心等。


④ 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经开区国际医院)项目:位于泾渭新城泾勤路与渭中路十字东北角,净用地面积约170亩,建设规模28.70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500张,设有停车位3116个。本项目是一所集医、教、研和健康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设置内、外、妇、儿等一、 二类专业标准化科室,以西安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职业病科、医学影像中心等重点学科为领军专业,发挥三级优质医疗服务龙头作用。该项目已开工建设。   


⑤ 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



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位于市第九医院院内,在原住院楼旧址上新建一栋15层住院楼和一栋6层门诊医技楼,规划床位1000张,建设面积13.98万平方米。


新建“专科医院”


⑥ 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



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项目:位于经开区草滩八路东侧、秦汉大道北侧,净用地面积为200亩,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先期建设20.43万平方米。设置1000张床位,建设门诊、急诊、医技、行政和后勤保障用房。作为西安市重点项目之一,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规划床位2000张,门、急诊日接诊量8000人次。机动车停车位不少于5540个。同时建设不少于总停车位10%的快速充电车位。医院将以高水准专科儿童医院为目标,打造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改善陕西省周边和相邻省份儿童就医需求,显著提升我市儿童医疗服务水平。该项目已于2月23日开工建设。


⑦ 西安高新儿童医院



西安高新儿童医院项目:位于高新区软件新城,占地38亩,设计床位400张,建筑面积12万平米,总投资超11亿。以高水准三级妇女儿童医院为目标,打造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三级妇女儿童医院。该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


⑧ 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



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位于经开区高铁新城,净用地面积为314亩,规划床位3000张,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先期建设面积28.7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建设门诊、急诊、医技、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急救中心、停车场、人防工程用房。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全市、全省、周边省区群众就医条件。该项目已于3月17日开工建设。


新建“中医类医院”


⑨ 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



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项目:位于长安区水磨村,西邻滨河路,东邻广场南路,净用地面积为94亩,规划床位700张,建设面积13.24万平方米。2015年初,西安市中医医院从东大街整体搬迁至凤城八路,这对于城南广大市民来说,看中医有些不方便。不过,等到位于长安区的南院区建成后,就能够弥补城南地区优质中医药服务的空白。


⑩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迁建项目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迁建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辖区太平路以西、太和路以东、征和八路以南、征和六路以北,项目占地面积186亩,建筑面积26.71万平方米,统一规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中医药研究中心和区域优势病种研究中心(开设病床500张),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二期为陕西省中医医院沣东医院建设(含干部保健基地),开设病床700张,建筑面积15.81万平方米。另设医养结合床位1500张,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重大疫情防治中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开设床位210张。


新建“公共卫生中心”


⑪ 西安市第八医院新院区



西安市第八医院新院区项目:位于高陵区310国道与210国道交会处,净用地面积229.86亩,总建筑面积28.68万平方米, 考虑到日常运营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需求,该医院设计床位1500张,其中综合病区床位1000张,传染病区床位500张,综合医院住院楼在疫情时可完全转换为标准的传染病区。


⑫ 西安市疾控中心新址



西安市疾控中心新址项目:位于高陵区310国道与210国道交汇处,净用地面积约50.03亩。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强日常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全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对于推进“健康西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⑬ 西安市中心血站新业务和综合楼项目



西安市中心血站新业务和综合楼项目:位于该站旧业务楼原址,新建1栋12层业务楼(局部10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该项目已开工建设。  


此外,曲江新区医院位于曲江新区,占地约100亩,建设规模约1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数1000张。



医教研协同发展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和提升区域内医学发展及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


发挥高校优势、专科优势,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


到2022年,10个专业学科迈入国内一流行列;市儿童医院、市红会医院等8所医院建成儿童、骨科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医疗机构与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医药企业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医学研究、医学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传染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联合攻关。


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购买、引进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国际高端一流医疗装备、先进技术和产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病理分析、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形成区域领先。



深化对外合作 加强重点学科人才培养



依托大型三甲医院构建“一带一路”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聚焦重大疾病、传染病,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举办、承办国际医疗学术会议和高峰论坛,提升国际医疗合作影响力。


设立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培训基地,重点培训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免疫规划、精神卫生、重大慢性病、地方病和学校卫生管理等。


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平台,建设一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实施千人培训、百名优秀人才锻炼计划,到2022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级职称比例增加5%。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医院与国际知名保险机构深化合作,建立国际医疗保险支付通道。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升卫生应急能力



到2022年,各区县(开发区)共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18个、改扩建项目3个,新增建筑面积16.76万平方米。大力提升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工作水平,建设完成133个接种门诊。


到2022年,按照P3实验室标准建成市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提升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各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疾控中心具备水质检测、食物中毒检验等常规检验检测能力;莲湖区、雁塔区、阎良区、鄠邑区、蓝田县各建成1个疾控区域中心实验室。


将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纳入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常态化医疗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储备、物流配送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储备必要的卫生应急医疗物资。加强院前急救车辆与随车医疗设备配备。强化采供血应急保障能力,三年内全市新增献血点22个。


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市级建设2家达标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区县级综合医院要有达标的感染性疾病科。建立疾控预防控制首席专家制度。


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新建、改扩建1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18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生。


确保每个镇规划设置1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10万居民区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人口为0.8万~1万的居民区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设置村卫生室。鼓励辖区二级(含)以下企事业单位医院(门诊部)、高校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020年,全市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2所、村卫生室42所;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所、镇卫生院3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村卫生室7所;106所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


2021年,全市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1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所、村卫生室36所;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镇卫生院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村卫生室3所;105所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


2022年,全市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2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所、村卫生室19所;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镇卫生院2所;121所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


到2022年,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鄠邑区、周至县、蓝田县等区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医院达到二甲中医院水平,妇幼保健院达到标准化二级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动智慧医疗应用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到2022年,80%以上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养结合床位占比达到30%以上;以高新区为重点,依托强生、利君、金花等龙头企业,推进以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建立一批药品、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等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养老、体育、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让健康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


到2022年,实现建设全市统一的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包含医疗卫生信息、公共卫生信息、人口家庭信息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无卡化”就医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应用等试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病理分析、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


25.png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大健康派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scarlet.s@djkpai.com)

西安 三年行动 新建医院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