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方案,全面读懂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门诊建设

5月8日,大健康派【医健科技讲堂】第六期进行了直播,富通东方数字化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志斌做客直播间,本次课程的主题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智慧门诊建设》。

作者: 派派 来源: 大健康派 2020-05-08 17:59:21

【医健科技讲堂】是由大健康派主办的大型线上专家分享栏目。

公开课将围绕【“疫”言E行】、【HITer说】和【云巅对话】三大主题共话医健科技行业的“今天”与“明天”。

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邀请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探索与讨论科技助力医健领域的“作用力”,解读先进技术的能动性。


5月8日,大健康派【医健科技讲堂】第六期进行了直播,富通东方数字化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志斌做客直播间,本次课程的主题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智慧门诊建设》。


王志斌围绕智慧医院的认知与需求、智慧概念与特征、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门诊、以及智慧门诊服务体系的建设方案四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如何挖掘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



需求的挖掘源自广泛的调研。王志斌介绍,对来自全国22个省份和地区的病患、医护、后勤运维、医院院长等人群展开了问卷调研,从1200余份样本中获取信息,得出如下洞察:


第一,不同人群对于当前智慧医院的满意度存在差异。首先从患者角度出发,整个就医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的缺失、不连续都会影响整体满意度。对于医务人员,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体验。而对于医院后勤,在后勤物业的智慧化建设方面,目前无论是整体重视程度还是体系架构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当前病患与医护人员还并未意识到智慧医院应该满足其体验的多重需求,比如舒适度、安全性等等。这些使用者,对于智慧医院的认识和期待还大多停留在目前曝光程度较高的应用与技术上,对于技术能够解决的矛盾和需求尚缺乏清楚的认知。因此智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亟待满足的需求没能被全面挖掘,也就难以提升体验和满意度。


第三,针对患者使用端的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智慧医院最重要的功能。延续上一点,通过APP进行挂号、预约、健康管理等靠近服务前端的技术应用更受重视,而偏后端支持的相应功能则普遍不被认为是智慧医院首要功能。


第四,面对运行效率、楼宇智能、就诊效率、诊疗辅助等不同方面的需求,病患、医护、院长及后勤运维人员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慧医院建设的难度。


第五,医院管理层对于医患的需求认知与医患真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可能会导致智慧医院的建设无法恰当满足医患需求。


第六,医务人员和患者在门诊、住院、医技、手术等不同区域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智慧医院的建设不仅需要统筹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还应该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功能和需求差异分别进行规划、定制。


第七,在医院管理层看来,缺乏顶层设计、概念模糊及系统不兼容是阻碍智慧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很多医院以及相关技术提供方都提出了自己对于智慧医院的理解与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国内对于智慧医院的建设和评价还未形成共识,一定程度上对于智慧医院的建设造成了阻碍了。


如何有效解决以上这些矛盾,成为推进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


什么是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包含三大领域:


  • 第一,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诊疗);

  • 第二,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 第三,医院的智慧管理;


2019年3月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设定了包括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基础与安全等类别的一批评估项目。智慧服务面向不同的主体,包括医院、监管机构、急救中心、药店、患者等。

 

  • 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 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 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 3级:联通医院内外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 4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

  • 5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王志斌在直播中对患者门诊就诊全流程服务进行了拆解,包括院外——院内——院外三个环节,分诊、挂号、候诊、就诊、检查、处方、取药、离院等多个流程,而患者服务是智慧门诊的核心。


如何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门诊?



王志斌以实现4级要求——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为例,对智慧门诊业务模块进行了解析:



模块1:院内全流程就诊服务——包括统一预约平台、掌上智慧医院、智能导航系统、AI智能导诊、自助服务系统、排队叫号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智慧服务驿站、满意度调查、投诉与建议等。


模块2:院外患者管理服务——包括患者管理平台、患者风险评估、家庭医生管理平台、健康宣教服务、用药管家、移动院前急救。


模块3:线上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协作平台、远程医疗系统、处方流转业务。


模块4:服务监管类——公共卫生上报、处方审核系统。


模块5:互联网服务工具——包括医院统一支付平台、医院消息平台,可集成微信、支付宝、App、短信等推送渠道,院内资源或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患者;支持使用患者院外信息须有患者短信验证码等电子授权。


模块6:安全服务类——包括服务器安全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管理、黑名单管理、医院互联网开放平台。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对互联网开放,做到数据的发布、订阅、回收、分析等可追溯管理。


基于以上模块,以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计算+应用微服务架构为核心技术,从海量文献及医学文本中抽取的医学知识,通过抽取训练帮助“机器”学习和记忆;绘制知识图谱及构建问答模型,对医学知识进行理解/加工,比对医学专业术语与患者语言,推理症状与疾病间的对应关系和问答逻辑;结合场景进行应用,如院前分诊中结合医生的专业特长,过往的诊疗经历,刻画出全面、详细医生画像,通过智能问诊,为患者匹配最佳的医疗资源。从而解决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错配问题,从源头上让医疗服务更精准高效。


这样的产品功能主要可以覆盖院内全流程就诊服务、院外患者管理服务、互联网服务工具。在移动端,实现诊前资讯、智能导医、报告查询和解读、疾病详情、内容发布、自助服务等功能。在服务端,提供医院基础信息、医师&排班管理、患者中心、CMS内容管理、医护服务、智能随访、知识图谱等服务。


王志斌在直播中提到整体的建设目标——是以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为指导,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完成医院智慧门诊服务体系升级,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院内院外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使患者就诊更加便利、就医更加满意,整体提升医院智慧化建设与品牌形象。



智慧医院 智慧门诊 需求挖掘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