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冠状病毒面面观

本文从病毒的起源、疫情严重性、未来预测发展、防护与治疗分为五章节。

作者: 司铁 来源: 药渡 2020-02-06 13:39:40

2019年12月,寒风肃杀,草木凋零,来自于武汉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经历了1个月的“酝酿”,伴随着春运的迁徙,席卷了全国。

 

2019- nCoV相比于同源兄弟--SARS病毒和MERS病毒,虽然致死程度更低,不过传播性与感染性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中华大地地图满目疮痍,截止2月5日确诊人数24433人,可疑人数23260人;一场重大的疫情下暗潮涌动:

 

我们既可以看到13亿同胞的众志成城,也可以看到网络谣言与科普争吵的喋喋不休;见识到了中华儿女捐赠的满腔热忱,会对红十字会“不作为”怒发冲冠;看到了王立铭与CDC学术论文的“针锋相对”,也会对圈内盛传的“国外阴谋论”不置可否……

 

1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所初步研究发布,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言论一出,全国轰动,一时间抢购双黄周边产品成糜,连“双黄”莲蓉月饼也不能幸免于难。继口罩后再次点燃了国内疯狂的抢购欲。

 

2月3号,号称最强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开启了临床III期试验,未来可期……

 

疫情汹涌,除了宅在家不给国家添乱,更应该对这次的病毒有清晰的认识。佛系看待,避免恐慌,杜绝交智商税。


本文从病毒的起源、疫情严重性、未来预测发展、防护与治疗分为五章节:

1、2019-nCoV的来源

2、2019-nCoV为何如此严重

3、2019-nCoV的走向

4、药物的治疗

5、疾病的预防


一 2019-nCoV的来源——我是谁 


古往今来,哲学思辨穷极一生都在苦苦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孙子兵法也说过制敌的窍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要打赢这场防疫战,首当其冲是了解我们的敌人—冠状病毒的特征。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根据其基因组与结构的不同,冠状病毒可以被分为4大类,其中α类与β类只会感染哺乳动物,γ类与δ类则主要感染鸟类。


这次席卷全国的与之前的SARS与MERS病毒,均属于β类冠状病毒。虽然三者都是同族,2019-nCoV与 SARSr-CoV 和 MERSr-CoV 有明显区别,基因序列相似度只有80%左右。


通过和已知的冠状病毒序列进行对比,2019-nCoV与两种天然寄生于蝙蝠身体内的冠状病毒表现高度相似:一种存在于舟山地区的某种蝙蝠体内,相似度接近90%;另一种则存在于云南菊头蝠体内,序列相似度高达96%。


2月3日,Nature的最新文章更是给出了“实锤”:认为这次的冠状病毒来源最可能是蝙蝠。


来源:NATURE


在搞清后它的来源后,其次我们思考,冠状病毒是如何从在山洞暗无天日的蝙蝠体内传播到人体了。可能之前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了直播吃蝙蝠的视频,觉得这就是这次事情的导火索。


其实不然,冠状病毒在56℃半个小时就死掉了,更不用说高温炖汤了。


从以往SARS和MERS的案例里,科学家们发现果子狸和骆驼是两种病毒最重要的中间宿主,蝙蝠体内的病毒经过果子狸和骆驼的助推,才最终传染给人了。


来源: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虽然,这一次从蝙蝠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我们暂时没有找到,不过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华南海鲜市场为病毒从蝙蝠到中间宿主最后到人提供了完美的犯罪场合。


正是人类一时的口腹之欲,将本来大自然风马不相及的两个物种“撮合”到一起,让病毒在其中完成了变异、传播和感染等多个路径。当吃下第一块野生动物的食物后,多米诺骨牌也随之倒下,蝴蝶效应的翅膀也随之张开,大自然惩罚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广州、湖北,下个谁又能独善其身了?我们要做的更应该是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二 2019-nCoV为何如此严重 


说到感冒、流感、高血压等疾病,大家可能会一笑了之,因为我们有抗生素、奥司他韦有缬沙坦,不会有太多恐慌。恐惧的来源更多是来自对未知的迷惘,这次的疫情和之前SARS等冠状病毒危机,我们对于他们的治疗基本没有特效药,所以每次爆发一种未知的病毒危机时,我们总是束手无策。


大家简单看下2019-nCoV的特点:
1、RNA单链病毒,变异更快,容易耐药,属于彪悍异常,不服就干类型;

2、这次病毒特殊的nsp14外切酶(nsp14-ExoN)结构使得病毒对许多核苷类似物(如利巴韦林)容易耐药;

3、病毒的结构蛋白:S蛋白、M蛋白、E蛋白、N蛋白和其他关键酶,相关特异性强的药物研发难度非常大;


来源: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4、这次病毒进化更为完美,物种一切的宗旨是繁殖;病毒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复制、更广的传播,而不是快速置人于死地,杀死自己的宿主细胞(给你提供吃喝的爸妈)。之前的SARS和MERS从进化角度来看就是病毒里的“铁憨憨”。这次病毒潜伏期更长,2-14天,而且部分患者还没有明显发热特征,让大家防不胜防。

5、BioRxiv诸多文献也指出,ACE2蛋白是病毒入侵的关键(S蛋白与ACE2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后导致肺部ACE2蛋白数量和功能降低,并引发急性肺衰竭。这也和临床中重症患者都有高血压等慢性现象不谋而合。


单链RNA+ nsp14-ExoN特殊结构+潜伏期长+无特效药+老人易感,让这场疫情在春运的助攻下肆虐全国。


三 2019-nCoV的走向 


从SARS与MERS等诸多疫情来看,病毒基本在5-6月份,待到山花灿烂时,病毒随着温度的上升,也会彻底随之烟消云散,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衡量一种疾病的影响最重要两个维度是致死率和传播力,目前全国因nCoV死亡率只有2.5%左右。以2月4号数据为例,抛却湖北省外,全国死亡人数12人,确诊人数6949人,湖北省外死亡率=14/6949=0.2%,杀伤效果也就是略微升级的流感病毒。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武汉疫区病毒的高浓度+交叉感染风险大+下水道等问题(粪便也被证实具有传播性),可能是湖北具有如此高死亡率的原因吧。


来源:美柏医健


衡量传染性的关键科学参数是:基本传染数(R0)——代表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一个感染者平均而言能够传染给几个人。柳叶刀文献给出的R0为2.68,传染效果略高于流感。结合多个模型的计算,柳叶刀预计最高的峰值将为7.58万,也和如今的趋势走向大致相当。


来源:柳叶刀


总体来看,湖北外的疫情基本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流感而已。各省一级警报等隔离措施也是初见成效,没有对于抢购双黄连的行为大家还是需要保持理智。挺过2月初至中旬的高峰期后,我们也即将昂首进入战疫的收尾阶段。


来源:BioRxiv


四 药物的治疗 


杜绝病毒传播最好的药物其实是疫苗,电视中那些分离菌株的新闻也总是让我们备受期待。不过对于这次疫情来说,疫苗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分离得到病毒菌株后,科学家研制,再到申报,从动物实验切换到人体临床试验,国家获批,3-5年上市了面临确实病毒早就消亡的现状。2003年SARS爆发后,2006年才上市了第一个SARS疫苗,到现在也是蒙尘14载,无人问津。疫苗更多是预防下次类似的危机,而不是解决如今棘手的现状。


6.png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指南可以看出,抗病毒药物选择的是α-干扰素雾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HIV药物)。


1月28日,武汉所筛选在细胞有较好抑制效果的瑞德西韦、氯喹和利托那韦;其中吉利德的瑞德西韦更是得到了Nature、Science、NEJM多个主流期刊的背书,一越成为了如今的当红炸子鸡。


用于流感的阿比多尔和奥司他韦(泰国大剂量联合克立芝)也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效果,也陆续开启了相关临床研究。


由于篇幅原因,我将下篇专门细说CoV抗病毒的那些药物,看哪个才是这次的抗疫之王。


7.png

来源:医药魔方


五 疾病的治疗 


从治疗方案来看,上述的药物更多是扮演辅助治疗的角色;与病毒博弈的过程中,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就是缓解症状,为人体免疫系统蓄势待发赢得时间。


和网上谣言相对应的是,虽然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存活好几天;不过5分钟左右后,空气中的病毒就不具有感染性。少量的病毒,也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理掉。经常通风也是相同道理,稀释病毒的浓度。


8.png

来源:丁香医生


应对传染病,人类掌握了一种非常古老但是异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隔离,核心要素为:一是找到和管理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宅在家,吃了睡,睡了吃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勤洗手、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家里也可以做杀毒工作。


注: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 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大健康派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scarlet.s@djkpai.com)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护 病毒起源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