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卒中看智能康复新趋势

2017年中国各卒中防治点共计提供物理治疗142.7万人次,作业治疗63.3万人次,但与之相对,卒中新发病例超过550万,供需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大健康派 2022-10-28 17:24:46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 200 万 。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总体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据推测,我国年龄≥ 40 岁居民中的脑卒中人数约 1318 万,每年 190 余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


50% ~ 70% 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治疗、日常护理、运动疗法、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文体治疗、言语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等多种治疗方式。一般常见的康复治疗方式,例如:


01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会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包括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机体,引起人体各种反应,借以促进、调节、维持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或克制病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还包括运动治疗,以主、被动活动关节和肌肉,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为核心。强调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治疗体位从卧位、坐位到站立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肌肉力量,纠正不良姿势和预防并发症。


02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以使其最大限度回归社会为目的,作业治疗师通过发现患者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训练及配备专业辅具,帮助脑卒中患者独立自主的完成更多任务。主要包括穿衣活动、进食活动、行动变化、居住活动等。


03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以及类型和程度。反复利用强的听觉刺激和多途径的语言刺激,如给予刺激的同时给予视觉、触觉、嗅觉刺激。失语症的治疗包括听理解训练、命名训练、复述、阅读理解训练、书写训练等。


截至 2020 年底,国内康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到 4819 家。而从细分领域来看,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和康复机器人是康复医疗器械近年来增速较快的领域。例如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针对脑卒中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的电刺激疗法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等产品备受关注。


2021 年,在中国康复医疗器械整体市场竞争格局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河南翔宇医疗、南京伟思医疗、南京麦澜德医疗、苏州好博医疗和广州龙之杰。


image.png


在脑卒中领域,例如翔宇医疗的“脑卒中后认知言语认知障碍评估训练系实时数据跟踪重现语言障碍评估训练系统”、针对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推出的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智能上(下)肢康复反馈训练系统等;以及龙之杰的冲击波治疗仪、天轨转移/训练系统、平衡功能评估及训练系统等先进康复医疗设备,已广泛应用。


技术引领脑卒中智能康复新趋势


康复治疗在不断发展中融合了新的工程科技技术和理念,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技术引领的智能康复,为脑卒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在康复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比如AI通过阅读分析患者电子病历,并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持续收集和分析康复机器人以及患者可穿戴设备回传的数据,提供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康复方案供康复医师参考。


02虚拟现实:


在神经康复过程中,低成本、沉浸式的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研究、评估和康复治疗工具。通过VR技术,患者可与各种虚拟场景进行互动,提高认知和运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后台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记录患者数据;更为重要的是,VR技术在临床康复医疗和家庭康复环境中都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未来基于新技术的神经康复将引领行业发展。


03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更适合执行长时间简单重复的运动任务,具有良好的运动一致性,能够保证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并通过相对标准化的治疗过程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功能改善。目前的康复机器人主要有假肢或矫形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以及治疗型机器人等。未来机器人设计会更多聚焦康复效能,探索更适用于康复治疗的系统,为居家康复提供可行性。


04数字疗法


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医疗器械或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数字疗法的工具,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可与软件算法相融合,从而进行疾病治疗和康复管理。例如在认知康复方面,以计算机为训练平台,使用认知训练软件,根据患者不同的认知障碍领域以及轻重程度提供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可调节性的多方位干预措施。


05脑机接口:


与传统的康复策略不同,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可以利用外源输出设备进行分析,将来自大脑的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命令,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已有研究表明,BCI 可以诱导大脑可塑性的产生,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在临床治疗中,BCI通常与其他治疗结合,如 BCI 可结合机械手矫形器、移动机器人、VR 设备、功能电刺激等输出设备等,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是目前脑卒中康复领域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


供需间存在巨大鸿沟,多重问题待解


当前我国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在2021年度ncis抽样调查中,超七成综合医院未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2019 年)》的抽样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出院患者753.25人次,主要收治病种中,脑卒中患者241.56人次,在所有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主要病种中占比最高。该调查中,康复医学科中2018年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31 d。其中,脑卒中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4.18d,也是所有病种中最长的。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各卒中防治点共计提供物理治疗142.7万人次,作业治疗63.3万人次,但与之相对,卒中新发病例超过550万,供需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当前我国康复医疗整体缺乏完整体系,国家康复医学中心三年调研发现,康复专科服务能力不足。综合康复医院的承接能力有限,加上康复资源分布不均匀,康复介入时间不及时,患者在不同等级和功能类型的医疗机构之间转诊不顺畅,难以满足大量神经疾病患者的需求。基层康复机构由于缺少康复人才和康复设备,二级公立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十分缺乏整体意识和目标,社区医院更是以针灸推拿为主,缺乏现代医学理念和基础,也难以得到患者的认可。


未来,国家持续通过制度建设为康复医疗发展创造环境,加大康复医疗投入比例,完善医保支付和转诊机制,医疗机构持续规范管理运营模式,提升康复医学科的建设水平,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则有望快速提升我国康复医疗的服务水平。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