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IPO仍无动态,后来居上的南微医学、心脉医疗隐忧尚存

微芯生物却在提交科创板注册至今没有新动态。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居上,已经于7月3日注册生效。

作者: Wendi 来源: 大健康派 2019-07-04 15:30:58

科创板开闸以来,截至目前共有141家企业申报,注册生效的已有18家企业,处于提交注册环节的有13家企业。


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中,生物医药领域占了很大比重,此前被行业内外重点关注,可能成为科创板“生物医药第一股”的微芯生物却在提交注册环节卡了壳,至今没有新动态。


其中,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居上,已经于7月3日注册生效。



南微医学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微医学”)创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


南微医学1.png

南微医学产品——球囊扩张导管


官方资料显示,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36项,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8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5项。其主要产品包括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两大主营产品系列,还有新研发的内镜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EOCT)。


产品销售至全国2900多家医院,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了55%以上。国外市场方面,多项产品通过了美国FDA批准和欧盟CE认证,产品出口至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南微医学也是资本市场的“老炮”


早在2015年12月22日就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6年6月14日从新三板摘牌。2017年5月,转战上交所主板IPO的申请获得了受理,同年12月获预披露更新。


当时招股书中提到,拟募集资金约4亿元,其中2.31亿将投向“生产基地扩建项目”,7877.05万元用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到了2018年3月份,被终止审查。


现如今转战科创板,南微医学也充满了争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无实控人


南微医学曾因无实控人被多次问询。


2016年10月,英联投资将其持有的南微医学股权分别转让给Huakang等三家股东,隆晓辉及其控制的南微医学合计持股32.15%,中科招商持股30.18%,Huakang持股20.52%。


三大股东持股相近,南微医学并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如此一来,可能会因为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动对公司运营造成风险。


2.“黑历史”


第一,专利。


南微医学的海外业务在营收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与此同时,在海外面临多起专利诉讼。


此前,波士顿科学和波科仪器以南微医学被诉产品侵犯其美国专利第9980725、7094245、8974371号为由,将南微医学及子公司 MTU告上法庭。波科有限也以南微医学子公司MTE侵犯其欧洲专利第EP1328199B1、EP3023061B1号专利为由,对MTE提起诉讼。一旦被裁定侵权,南微医学将可能面临2539.59万元至4363.23万元的赔偿。


此外,在专利问题上,现有的一部分专利也已过期或即将到期,比如可回收式胆道支架、Y形气管支架及其置入器和胃肠道支架等。这对南微医学的业务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尤其是部分专利到期的问题,南微医学并未在招股书中进行详细的披露,也使得其陷入涉嫌虚假陈述的质疑。


第二,产品质量


对于医疗领域的企业,产品质量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公开资料显示,南微医学的多款产品在过去几年多次被召回,涉及国内国外市场。


3.研发销售投入占比


2016年-2018年,南微医学实现营收分别为4.14亿元、6.41亿元、9.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45.41万元、1.01亿元、1.93亿元。


其中,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分别为 6876.97万元、 1.14亿元及1.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高达64.09%。


研发投入分别为1779.77万元,3786.50万元,4912.31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30%、5.91%、5.33%。

南微医学.png

这样的研发投入力度不禁让外界担忧其研发能力。加上高昂的销售投入占比,南微医学曾被证监会和科创板上市委质问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


4.境内外销售收入占比


过去三年,南微医学境外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0.95%、  44.77%、 44.70%,主要销售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境外业务首先面临以上提到的专利纠纷,另一方面,其产品的核心材料镍钛丝和外管此前均由境外企业提供,如此一来就容易从原材料供应端受到钳制。


不过南微医学已经开始逐步从境内供应商采购,并且还提出拟采用日本供应商作为备选。但目前更换供应商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心脉医疗


心脉医疗比较特别,是从港交所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拆分冲刺科创板,其主要业务是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胸主动脉支架系统、腹主动脉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外周动脉介入产品等。


心脉医疗产品——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同样的,心脉医疗也没有实控人


其八名股东中,香港心脉持股60.96%,直接控股,微创医疗通过维尔京心脉与微创投资间接持有心脉医疗61.79%股份,为间接控股股东。间接控股股东股权较为分散,近3年内不存在任意单一股东方及其一致行动人可控制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目前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上市后如果发生股权变动,公司控制权就有可能随之变动,带来风险。


此外,在原材料方面,心脉医疗和上海微创、脉通医疗、MPI之间有经常性的关联采购。这一点受到交易所的问询。


心脉医疗在招股书中说明,关联采购是为了提高采购效率,拓宽采购渠道,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而进行,具有真实的交易实质和合理的商业理由,交易价格公允,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低,不存在关联方替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以及其他向发行人输送利益的情形。


还有一项隐忧事关研发独立性和同业竞争


心脉医疗称,近年来陆续受让了上海微创拥有的、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全部经营性资产、知识产权及非专利技术,并承接了相关人员。在业务、资产、研发、人员等方面二者已经完全独立。


关于心脉医疗有一项产品为Hercules球囊扩张导管,与微创医疗的Firefighter、FOXTROT、Pioneer 等球囊扩张导管产品有同样的临床作用,涉嫌潜在同业竞争的问题。


心脉医疗在注册稿中说明,双方的产品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属于同一类别,但在治疗部位、适应证、对应科室和治疗原理上存在显著区别,不同产品无法互相替代,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的同业竞争。


心脉医疗最大的问题还是研发投入


2016年到2018年心脉医疗的营收分别为1.25亿元、1.65亿元、2.31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4117.52万元 、 4503.83 万元及 4785.52万元,占比为32.85%、27.27 %、20.71%,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专利数量、研发投入上,均与竞争对手先健科技、美敦力等有一定差距。




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医疗领域相关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借力资本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科创板这个巨大的试验田,充满了机遇,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2019年以来,有大量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爆出负面,销售投入过多,研发投入太少,经销模式存在问题,账目不透明,行业潜规则等被揭发。登陆科创板,重视“含科量”是第一步,要经得住资本市场的考验,还需在业务上稳扎稳打。



科创板 微芯生物 南微医学 心脉医疗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