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疫情催生下的互联网医疗目前只是一个“怪胎”,特殊的管控背景导致了某些需求人为放大,对此还是谨慎乐观为好。

作者: 懒道人 来源: 医药云端工作室 2020-03-11 10:49:39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现下新冠病毒疫情的催生下,一夜之间仿佛各个省市各家三级医院都在纷纷推进各自的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并且有些地方卫健委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管理试行办法。


周围很多在三级医院执业的医生朋友们也纷纷在互相打听或者热议有关互联网医院开诊的话题。

 

回想起5年多前,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第一波热浪来袭。市场上出现了数以百计的从事互联网医疗的第三方公司,在资本的催动和市场的演进之下,经历了从初生到扩张再到扩张乏力最后偃旗息鼓的整个生命过程。


其中最近几年对于这个过程的反思往往集中于中国的医院中心化,特别是三级大医院中心化难以打破;医生流行性不足,从业热情不高;患者就诊习惯难以改变;医保支付很难介入等等一系列似乎互为因果的罗圈式原因中。

 

而今由于疫情的管控要求,一下子导致了线上咨询和慢性病续方需求暴增,在为民服务的前提下,各家医院也纷纷开始拥抱互联网,及时首先推动了疫情期间医疗咨询网络服务,进而进一步在患者方面的需求、国家防控的督导和医院实际可作为三方面的共同推进下,开始推出慢性病网络随诊续方服务。


这对于避免人群流动和过度集中、帮助管控疫情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之下,有些地方也纷纷开始尝试为这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开放医保支付的窗口。

 

于是乎,无论是已经在互联网医疗这个泥潭里苦苦挣扎了多年的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还是社会普罗大众,都一致看好,大家都感觉互联网医疗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对此笔者以为不然,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春天还需等待,目前只是疫情催生下的虚火。

 

首先从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内容来看,目前因为疫情管控的关系,所以互联网医疗实际出现的服务绝大多数是关于病情的网络咨询和慢性病的续方。


网络咨询服务不管有没有政策法规的支持,其实已经存在了很久,这样的业务模式也已经几乎成为了那些稍有互联网搜索意识和操作能力的人群的基本习惯了,也并不会因为疫情的出现和消失而有什么本质性变化,只不过咨询的内容在疫情期间会更集中于单一疾病下的各种问题。


慢性病续方的行为实际在现下的医院门诊中占绝大多数,随着药品加成的取消以及带量采购的推进,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对此其实颇有鸡肋的感觉。


从业务量角度,不得不需要这样简单的续方行为出现,而从盈利角度,如此简单的续方行为对于医院而言根本就是赔钱货。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将这样的简单续方上线后,药品盈利并不会有任何增加,而医院的运营成本、药品物流成本等却加大了。目前只是疫情管控要求不得不为之,那么等疫情结束后又会如何,至少从这个角度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可拓展性来看,现在只是疫情催生下通过各家医院自己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了咨询和续方服务,那么待疫情结束后,很多人都在纷纷出主意认为这样的平台可拓展出比如门诊检查预约、检验结果线上传递、病案服务,甚至检验检查的上门服务等一整套全系列线下服务线上化。


姑且不论这样的线上化成本和盈利如何,就是按现在的各家医院自己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技术准备来看,各位热心人士的想象空间与之距离太大,即使将来国家鼓励推进、医院也有医院进行开展,真正要实现也至少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

 

再次从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绩效管理来看,现在这样的免费疫情咨询和简单慢性病续方服务几乎无法计入绩效管理,将来随着疫情结束后服务正规化了又如何来计算绩效其实已经是摆在各家医院人力资源和财务面前的一道难题。


先不考虑将来的互联网医院会开展其他服务,仅就咨询和续方而言,这两项根本无法使医院获利,相反医院还会背负更多的成本,赔本赚吆喝势在必然。


并且人性本懒,随着患者人群的迭代,将来这样通过线上要求医疗服务的人群会越来越多,而且这部分人群都是经过游戏、视频、社交等互联网其他业务训练后的新人,可以想象他们进入互联网医院后的目的之明确、动作之简练,远非目前我们常见的病人群体所能企及,他们一旦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咨询和续方后,再次线下就诊行为将会大大减少。


届时至少我们一再呼吁多少年的“看病难”问题将得到解决,但对于线下医院实体而言门庭冷落车马稀将是常态了,那么医院运营管理又会如何,甚至可以抛出一个终极问题——中国真的需要现在那么多医院么?

 

然后从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建设来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三级大医院都在纷纷上马各自的互联网医院项目,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线上将会和线下一样,有一家三级医院就有一家与之相映的互联网医院。


线下医院建设我们知道由于服务半径、服务能力和体量所限,因此需要那么多的实体医院与之匹配,但是线上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体量将是线下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样的背景下还需要那么多的互联网医院吗?


势必将来重组整合的线上医联体、医共体将会很快出现,而那时候对于现在各家医院独立进行的互联网医院项目而言,这些业已上马运营的各家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大部分成本将快速沉没,从医院投资角度必将是一本流产坏账。

 

最后从国家医改的根本目标来看,是建设人人共有共享平等的医疗环境而言,现在这样大医院牵头建设的互联网医院将进一步抽吸基层医疗,进一步加强大医院的中心垄断化,基层医疗的未来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任何一个生态体系,多样化才是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不崩溃的前提条件,而今天武汉的现实已经揭示正是由于过去我们一再强化大医院中心化,因此在疫情暴发的情况下导致了大医院的医疗挤兑,再不改变这种中心化趋势,将来看病将会越来越难。因此如此大医院纷纷建设各自的互联网医院的格局必然受到严格监管和管控。

 

因此,疫情催生下的互联网医疗目前只是一个“怪胎”,特殊的管控背景导致了某些需求人为放大,对此还是谨慎乐观为好。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大健康派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scarlet.s@djkpai.com)

互联网医疗 慢性病 医改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