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落地被什么绊住了手脚?

伴随着疫情防控,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出现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满足不同领域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需求。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大健康派 2022-11-25 10:58:03

随着2021年12月《“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千亿。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学习、自动导航与定位等多种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落地,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加速,不断向各行各业深入。伴随着疫情防控,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出现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满足不同领域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需求。


医疗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现状:远远未到理想形态


医疗机器人的研究集合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等众多学科。其工作执行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感知、控制决策、操作执行等多个部分。信息感知是基础,通过综合来自医疗设备、医生观察、患者自述及统计资料的多方信息,建立、更新患者模型,从而制定治疗规划,然后由医生作为决策主体,利用机器人完成对患者的诊疗。


医疗机器人的智化程度仍处在发展初期,仅对专业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起辅助作用,还远远未达到理想的智能形态,但其稳定、精准、灵活的特点,正在帮助其向各类医疗场景渗透。


手术机器人已被熟知,康复机器人加速渗透


医疗机器人如今已在诊疗、康复、服务领域大显身手。


在医生侧,手术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的应用正在逐步铺开,帮助医生缩短手术、康复、耗材和药品配送取运的时间,减少运营管理时间,提升效率,并且降低诊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


在患者侧,例如各类康复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平衡医务人员技术不均的问题,提升诊疗的准确度和成功率,为患者的康复过程提升舒适度,同时成为医疗资源的有力补充,缓解部分资源紧缺地区患者的就医难度。基于此,康复机器人正在加速向市场渗透。


有潜力却难落地,医疗机器人卡在这些环节


另一方面,医疗机器人的落地仍面临诸多卡点。例如成本高昂,虽然医疗机器人能够帮助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但是治疗费用高,支付条件限制下,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普及还面临不小的难度,从而影响产品在医疗机构落地。


同时,在技术端,技术的成熟度还有所欠缺,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交叉融合需要持续提升。前面也提到,如今的医疗机器人还远远未实现充分的智能化,当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仅能在信息采集和诊疗辅助方面发挥价值,无法自主规划、自主决策,因此能够应用的场景依然非常有限,这些都是医疗机构引入医疗机器人时重点考量的因素。


不过从长远来看,市场确实存在需求,加上部分省市将医疗机器人纳入医保,有助于市场潜力的释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完善中,随着产品的提升,医疗机器人也将以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功能,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需求。政策利好+市场需求+自身完善,将持续推动医疗机器人的落地,国外品牌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国产品牌也有探索机会和发展空间。


医疗机器人 机器人防疫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